趴萬請看這裡



是說這個話題可能有人覺得很私密,不該在這種公開區域大書特書

但我真的覺得這件事很重要

所以由自己為例,再提醒姊姊妹妹們要多關心自己的健康喔!





生產後的回診,有例行的子宮頸抹片程序

因為我當時還有在餵母奶,醫生要我產後三個月再回診抹片

後來我按時去了,收到的抹片結果卻是炎性反應



是說我第一次M(就是趴萬)的時候,結果為正常,那時是25歲的青春(?)年華

第二次M的時候是婚前健康檢查,那時就是炎性反應,我30歲

當時我對於炎性反應不是很在意,加上很討厭那個粗魯的婦產科主任

也就放著沒管,一直到生了小妞妞的這次抹片

結果又是炎性反應,這次覺得不能不處理了

於是在昨天回拿著檢驗報告乖乖回醫院



醫生看了報告,先告訴我很多人的結果都是炎性,要我別太擔心

炎性不表示就有病變,但是仍需要觀察,於是他必須再仔細檢查我的子宮頸

所以我又得去內診了



是說並不是生完小孩就真的可以隨便在外人面前脫褲子腳開開好嗎?

這種事情沒辦法習慣的啦!

所以仍然要慎選妳的婦科醫師(語重心長貌)




好,話題拉回來

醫生花了比平常久的時間仔細端詳(?),說:『妳的子宮頸有點糜爛的狀況』



啥?糜爛?我的生活並不糜爛,為什麼我的子宮頸會糜爛?

我從內診床上弓起脖子,只看得到隔在我與醫生中間的那塊帘子



『這算正常狀況,很多生產完的婦女都會這樣』醫生說

『妳平常分泌物多嗎?』他問

『沒有啊』我說


然後他似乎在做什麼事,我只覺得下腹部又悶又緊



『我會給妳開塞劑,還有一些口服藥,回去用藥一個星期,之後再來回診觀察』醫生說



『啥?塞劑?』我又弓起脖子,仍然只看得到那塊帘子




『妳會塞嗎?』旁邊的護士問

『不會』我的表情是這樣 




『就躺在床上,腳抬高塞進去』她說

『塞得越裡面越好,最好塞到摸不到藥的狀態』醫生補充




那時我滿腦子只想到小蓮寫過的導管式棉條

但我很清楚塞劑不會有導管這種東西

所以只能努力壓抑想抓著醫生衣角說:『ㄤ~~我不會塞啦~~~』的衝動




『兩天塞一次就好,今天的藥我已經幫妳塞了,下次再塞是星期六』

醫生貼心(?)的幫了我三分之一的忙




內診結束,我回到診間,問醫生為什麼會有子宮頸糜爛的情況發生

『其實有一半的婦女都有這種情況,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他說

『那我要特別注意什麼事嗎?』


『這種狀況並不是妳做了什麼或者沒做什麼就不會發生,它跟生產、荷爾蒙、性行為,甚至個人體質都有關係,所以不用太擔心,但就是要定期抹片追蹤,觀察它的變化』醫生說


『喔......』

『記得下禮拜來回診,我們再看看有沒有變化』他提醒




於是,我拿著兩種口服藥,以及三顆幾乎有半個拇指節大的塞劑回家



在網路上爬文


 

何謂子宮頸糜爛 (出處看這裡

吳伯瑜醫師, 王伊蕾醫師

    一般女性病人在因為分泌物過多、不正常出血,或只是例行抹片時,常被告知有子宮頸糜爛(Cervical,erosion)的情形,有些病人會誤以為這樣就等同於子宮頸有病變甚至癌症而擔心不已,其實子宮頸糜爛只是醫師以肉眼觀察子宮頸有紅腫不平的狀況,引起的原因有許多,癌症只佔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大部份的狀況只需藥物治療,甚至不需治療即可,當妳瞭解何謂子宮頸糜爛後,就不會對這個診斷這麼害怕了。

    子宮有如一個倒置的柚子上大下小,子宮頸就是小的那一端,下接陰道,當女性接受內診,醫師利用擴陰器(俗稱鴨嘴),由陰道開口向內看時可以看到子宮頸有如一個半圓形,粉紅色的突起物在陰道的最頂端,子宮頸中央有一小開口,可容許經血與分泌物的排出,子宮頸由兩種上皮構成,內圈為延伸至子宮內腔的凹凸不平的柱狀上皮(columnar,epithelium),外圈為平滑的鱗狀上皮(squamous,epithelium),兩者之間有一圈明顯之界線,稱為鱗狀-柱狀上皮接合處(squamous-columnar,junction),這個地方的上皮細胞會進行一種叫化生,(metaplasia)的變化,會使原本的柱狀上皮變成平滑的鱗狀上皮,在這個過渡地帶的表皮稱為變性帶,(transformation,zone,,T-zone),在T-zone的細胞若被人類乳突狀病毒(HPV)感染,若自身的抵抗力差,無法清除病毒,則這些細胞就有癌變的可能。

   一般醫師內診時,看到的子宮頸大多平滑呈粉紅色,(記得某位只睡一小時的女星曾自曝自己的子宮是粉紅色的嗎),但若從肉眼看起來成呈現鮮紅色,粗糙的狀態,甚至於檢查碰觸後會有破皮出血的現象,就會被診斷有子宮頸糜爛,但這個診斷可能涵蓋:

  • 子宮頸外翻(atropia):有些婦女因為懷孕,服食避孕藥,或自身荷爾蒙分泌的影響,導致子宮頸內管的柱狀上皮細胞外翻,而使子宮頸看起來較為紅腫,如果女性本身沒有症狀,抹片結果也正常,因為外翻只是一種生理變化,既不是病,更不需治療。

  • 外翻+發炎(inflammation):而外翻的子宮頸上皮也因為經常受到外界的刺激而導致分泌物增加、點狀出血等症狀,一般以子宮頸抹片檢查排除惡性病變之可能後,以消炎藥物治療後,大部份人的分泌物或出血狀況都會獲得改變,若是重複出現白帶過多,或不正常出血,則可考慮以電燒或冷凍或雷射治療,破壞外翻的子宮頸上皮,待新生的健康鱗狀上皮取代原來的部位,使柱狀上皮內縮,而不會再造成使人困擾的症狀,但經由這種破壞性的治療,可能會有5%的病人會有子宮頸開口有疤痕組織造成出口狹窄、經血排泄不順,甚至於不孕的後遺症,另外,三個月後,仍有30%,的病人因荷爾蒙作用,子宮頸口又回復原狀,使原本症狀又再出現,所以有些醫師不會建議病人做這種治療。

  • 細胞病變(dysplasia):若是子宮頸有癌細胞,從外觀看起來也會紅腫不平,此時抹片可收集不正常的細胞,在顯微鏡下做診斷,病人則需進一步接受陰道鏡(colposcopy)與切片檢查,以期知道病變的程度與範圍,決定後續的治療。

    其實子宮頸糜爛只是從肉眼觀察發現子宮頸的表面有紅腫的現象,至於引起的原因,從單純的子宮頸口上皮外翻,發炎,到子宮頸病毒感染,病變都有可能,必需做進一步的檢查(例如抹片)確認,,排除惡性病變可能後,大部分以藥物治療後都會有所改善,不用再做手術或其他治療。





所以

還是要在這裡苦口婆心的提醒各位姊姊妹妹

健保局補助三十歲以上的女性每年一次免費子宮頸抹片不是沒道理的

有些狀況存在,只是妳沒感覺

六分鐘護一生

希望大家都健康平安喔!





政令宣導結束

來一下私人廣告時間

P1010442.JPG 



結果發現小妞妞頭上那隻從西波止場帶回來的TACO大哥最搶戲

哈哈!



然後坐著坐著

還是倒了 

P101043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ylvia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