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昨天晚上她發燒到38.5度
我們臨時帶她看醫生,等了一個小時總算在晚上十點半進到診間
看到她的咽喉左右各長了3顆小水泡
醫生說有八九成是腸病毒、六七成是泡疹型咽峽炎,還要再觀察
但妞妞被傳染及發燒仍是不爭事實
而且很巧的是學校當天才通知園內有兩個小朋友疑似感染腸病毒,晚上妞妞就發燒了
就潛伏期的評估來說,被同學傳染也不無可能
總之,遇到就是面對
所以我跟JJ討論著這幾天要怎麼照顧她
JJ 推掉了兩天的行程,我則是考慮要不要請假
JJ 傾向不讓我請假,畢竟也不是嚴重到非請假不可(但其實最後我還是忍不住請了兩天的假)
是說寫到這裡就呼應到主題,似乎我們的心臟越來越強了
以前只要發燒到38度多,就急急給妞妞塞退燒拴劑
我還會吃不下睡不好,恨不得自己代替她生病
但現在有可能是腸病毒的情況,而且已經連續燒了快要一天(在平常的藥已含退燒藥的情況下)
我們也不若以往驚慌,因為知識在幫忙:
發燒只是現象,找出發燒的原因比退燒重要,而且發燒可以刺激小孩的免疫力
又,發燒不會把腦袋燒壞,除非導致發燒的原因是會侵襲腦部的病菌造成,例如腦膜炎
若燒超過43度是可能對腦部細胞造成影響,但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不會讓體溫這麼高,除非是中暑
(意思是,中暑比發燒更危險,因為中暑讓身體失去了調節溫度的能力)
妞妞雖然不是個大小病不斷的小孩
但畢竟去上學,總是增加許多被傳染的機會
所以有段時間她真的很常生病,似乎平均一兩個星期就得看一次醫生
但過了那段時間後,我們很明顯的感覺她已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免疫力
生病的次數變少,偶而聽到咳嗽或看她流了透明鼻水,即使症狀維持兩三天,之後也沒特別惡化,就自然的恢復
所以我們越來越相信:小孩是要靠生病來長大的
這次的情況也是
既然是病毒感染,就沒有藥可治療(細菌可以用抗生素,但病毒就只能靠自己的免疫力)
頂多用支持性的療法,例如緩解她不舒服的症狀,例如稍微降低她的體溫,讓她不會太不舒服
然後好好的走過這段病程,讓她自己的免疫力慢慢作戰,直到戰勝
醫生有提醒我們要注意一些特殊症狀如高燒不退(即使吃了退燒藥)、劇烈嘔吐與類似被驚嚇的全身抽搐反應
若出現這些狀況,可能是重症,或是可能引發重症的病毒株
觀察至今應該還好,但畢竟目前仍是作戰期間(免疫力與病毒間的作戰)
燒也還沒退,還是得小心為上
比較讓我擔心的是醫生說咽喉的小水泡應該兩三天後會破
破了之後會很痛,於是食慾會很差,有些小孩甚至連水都不願喝
所以我希望在水泡還沒破前讓妞妞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但這傢伙似乎不領情,是有吃,但一點也沒辦法加碼
於是我還是只能乾著急,一邊祈禱她即使喉嚨破了也不太痛,一邊繼續找機會誘惑她吃東西
寫到這邊覺得其實老北老目做到現在
似乎除了心臟變強之外,再來就是按耐的功力被迫增加
小孩生病時,按耐住,等著七天十天,會恢復的
小孩不吃東西,按耐住,真的脫水就送醫院打點滴吧
小孩鬧脾氣,按耐住,她總會聽得懂人話的
未來可能就衍伸出 =>
小孩成績差,按耐住,搞清楚她是不懂還是笨,再來決定要補習還是放棄
小孩似乎交了男朋友,按耐住(特別是壓住老北的肩膀),......還沒有想到要怎麼辦
這種被迫的成長,似乎也是人生裡必經的過程
老北老目就是一條走向老神在在的單行道吧
我走了一年半才從幼稚園級升為小一
等下次國小畢業再跟大家報告吧
(附圖:JJ 裝的網路即時監控影像的截圖。原本是JJ買來用在他去小豬圈工作時可觀看小花盆的我與妞妞,但今天在我無法請假的時候,有這些即時畫面十分安我的心,知道妞妞即使發燒到38.4度仍然願意吃蛋糕與玩圖卡,JJ 也不用分身到電腦前傳msn跟我實況回報,畫面就可說明一切,科技萬歲!)